在化工、水處理、暖通等領域的裝置中,立式泵憑借占地小、抗汽蝕性好、便于浸入液下等優勢成為重要選擇。然而,選型不當可能導致效率低下、故障頻發甚至安全事故。掌握以下核心維度,助您精準選型。
一.明確核心工況參數
1.介質特性:
2.成分與腐蝕性:強酸、強堿、有機溶劑,直接決定過流部件材質。
3.粘度與含固量:高粘度液體或含顆粒漿液,需選擇寬流道葉輪或半開式/開式葉輪,防止堵塞。
4.溫度與揮發性:高溫介質需考慮熱膨脹補償及密封冷卻;易汽化液體需嚴格控制NPSHa(裝置氣蝕余量)。
5.流量與揚程:
依據工藝需求確定大/小/常用流量(m3/h)及所需揚程(m)需要繪制系統阻力曲線,避免“大馬拉小車”或能力不足。
6.安裝環境:
液下深度:決定化工立式泵插入長度(級數) 和軸系穩定性設計。
空間限制:罐內安裝、井筒尺寸,影響泵體外徑和電機防護形式。
輸送方向:需正吸上排還是倒灌安裝
二.關鍵性能與結構選擇
1.汽蝕防護:
計算NPSHa(可用汽蝕余量) = 液面壓力 + 液位高度 - 管路損失 - 介質飽和蒸汽壓。
確保NPSHa > NPSHr(泵必需汽蝕余量)+ 安全余量(≥0.5m)。立式泵雖汽蝕性能較好,但高吸入提升工況仍需謹慎
2.軸封選擇:
機械密封:耐腐蝕雙端面機封(需沖洗方案)適用于危險介質。
填料密封:成本低但允許輕微泄漏,適用于清水類無害介質。
3.葉輪類型匹配介質:
閉式葉輪:效率高,適用于清潔液體。
半開式/開式葉輪:抗堵塞性強,適用于含纖維、顆粒介質。
渦流葉輪:輸送含大顆粒或易結晶液體時防堵優勢明顯。
精準選型的本質是“需求翻譯”。將復雜的工況轉化為明確的工程參數,才能讓立式泵在十年生命周期內穩定運行,成為工藝流程的可靠支柱,而非故障清單上的???/span>。